您的位置: 首页 >实验德育>国旗下讲话> 详细内容

文明有礼,仪伴我行(第三周锦峰路校区国旗下讲话)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5-06-24 12:53:33 浏览次数: 【字体:

文明有礼,仪伴我行

教师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文明有礼,仪伴我行》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回顾中华民族灿烂历史长河,我们曾拥有的骄傲,是“讲文明,懂礼仪”缔造了享誉千年的“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文明在哪里?
   文明在我们口中。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亲近礼貌用语,远离污言秽语,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在我们手中。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而不会乱丢面纸、塑料袋,因为他愿意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文明在我们心中。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感恩同学的帮助......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诚信的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

文明是一种认识,文明是一种观念,文明更是一种文化,文明是在内心不断生成积累而又外显于形的伴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的规范,它存在于我们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每个人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习惯都是它最细致的表现。

开学以来,我们感受到了可爱校园内每一天的优美,每一处的洁净,每一活动细节里焕发出来的文明的光辉。同学们文明的行为习惯、整洁的仪容仪表、高雅向上的情感追求,在巩固着我们已形成的良好有序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强化着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许多的事实和现象让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绝大多数同学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有品质的人,这是值得我们骄傲和称道的地方。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也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比如随地吐痰,乱扔纸屑、食品袋和饮料瓶;在教学楼走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有的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这些行为不仅降低了自己的素质,也与文明渐行渐远!

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有别人存在。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让我们亲近文明,表现文明,实践文明,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学生发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初一75班的彭可欣,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文明有礼,仪伴我行。"有一支歌,我们天天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鲜花四季开放,这支歌叫礼仪。当灿烂的阳光映照着你的笑颜,当阵阵微风拂过你的脸颊,洗去身心的疲倦时,你们是否感受到春天来了呢?春天是美的,校园是干净、文明的,当你们漠视那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时,是否还能感受到校园的干净与文明呢?

谈到文明与礼仪,也许很多人都觉得它遥不可及,但实际上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它们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实实在在。小时候,身边人都在教导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知礼仪,长大了,发现文明与礼仪无处不在:在你遇见困难时,别人帮了你,你会说"谢谢"这是一种文明;遇到老师,你会说:"老师好",这也是一种文明。"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被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歌颂,被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扬。

回顾中国灿烂的历史长河,我们曾拥有的骄傲是"讲文明,懂礼仪",它缔造了享誉千年的"礼仪之邦"。今天,我们积极倡导文明礼仪,这是对历史的回顾,是对文化的感悟,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把我们优良的传统束之高阁,在我们的文化和血液里浸染着,流淌着的是"讲文明,懂礼仪"的拥有几千年文明的民族精华。

文明是风,它吹拂每一位同学的心,洗净疲倦;礼仪是花,它将校园装点的更加美丽。同学们,让我们在温柔怡人的春天里,在明媚光明的阳光下宣誓: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引领文明风气,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用户登录